隧道的构造形式可用结构物在“纵断面”及“横截面”上的形状来反映。纵断面上:隧道的进口外称为“洞门”;洞门上被挖掉的原覆盖物体的部分称为“仰坡”;仰坡面延长线与隧道底线的交点称为“开挖点”;隧道顶部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已建承重结构的部分,称为“安全部分”;兴建临时支撑结构的部分,称为“临时安全部分”;未建支撑结构的开挖工作面,称为“不安全部分”;从未支撑处正向前开挖的部分,称为“开挖工作面”。
(1)隧道的横截面的构成,可分为未开挖和开挖后两种形式。未开挖的截面称为“开挖孔洞”:开挖孔洞约上部1/3的部分,称为“拱部”;约中部1/3的部分,称为“洞身”;约下部1/3的部分,称为“洞底”;洞身及洞底的对称中心部分,称为“核心土”;开挖后对应于拱上边缘人工结构的弧线部分,称为“拱圈”;洞身对应的人工结构弧线边缘部分,称为“侧墙”或侧拱;洞底对应的下边缘人工结构的弧线部分,称为“仰拱”。
(2)隧道横截面在开挖后所建的人工结构包括支护结构及承重结构。支护及承重结构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传统隧道结构翮现代隧道结构两种形式。传统隧道结构的构造形式,其支护结构为临时性的木支架或钢支架,在承重的砖石结构砌筑后被拆除。承重结构则主要由回填层、砖石拱圈、侧边墙及支承基座构成。现代隧道结构的构造形式为包括钢锚杆在内的 性的支撑结构——初次支护及二次衬砌的复合式结构。